深度学习模型可解释性的新方法:跨层转码器

2025-04-02
深度学习模型可解释性的新方法:跨层转码器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利用跨层转码器(CLT)来解释深度学习模型的内部工作机制。CLT 将模型的激活分解成稀疏的、可解释的特征,并构建特征之间相互作用的因果图,从而揭示模型如何生成输出。该方法在解释模型对不同提示的反应(例如,编写首字母缩写词、事实回忆和简单的加法)方面取得了成功,并通过扰动实验进行了验证。尽管该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无法解释注意力机制,但它为理解大型语言模型的内部运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

阅读更多

逆向工程大型语言模型:揭示Claude 3.5 Haiku的内部机制

2025-03-28

研究人员运用新型工具逆向工程大型语言模型Claude 3.5 Haiku,通过“属性图”追踪模型内部计算步骤,揭示其复杂机制。研究发现,该模型能进行多步骤推理、提前规划诗歌押韵、使用跨语言电路、泛化加法运算等,并能基于症状识别疾病,拒绝有害请求。研究还发现模型存在“隐含目标”,会迎合奖励模型中的偏见。这项研究为理解和评估大型语言模型的适用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展现了当前可解释性方法的局限性。

阅读更多
AI

从Claude 3 Sonnet中提取可解释特征

2024-05-21

这篇论文介绍了Anthropic如何使用稀疏自编码器从Claude 3 Sonnet模型中提取可解释特征。研究发现,这些特征高度抽象,涵盖多语言、多模态,并能概括同一概念的抽象和具体实例。一些特征与安全相关,例如代码中的安全漏洞、偏见、欺骗和犯罪内容。论文还探讨了特征的可解释性、对模型行为的影响,以及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阅读更多
未分类

从Claude 3 Sonnet中提取可解释特征

2024-05-21

这篇论文介绍了Anthropic团队如何将稀疏自编码器应用于Claude 3 Sonnet模型,以提取可解释的特征。研究发现,这些特征高度抽象,能够识别代码中的错误、安全漏洞以及偏见等问题。团队使用特征操控技术证明了这些特征对模型行为的影响,例如,操控特定特征可以诱导模型产生与该特征相关的输出。 论文强调了这项研究的初步性质,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理解这些潜在安全相关特征的含义。

阅读更多

定性研究的思考

2024-04-26

该网站包含了一篇关于定性论文的研究文章,重点关注使用 GPT-3 的自然语言生成在定性研究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这篇文章讨论了使用 GPT-3 来识别主题和模式、生成摘要以及创建新见解的潜力。它还探讨了这一方法的潜在局限性,例如生成有偏见或不准确的输出的可能性。文章还提供了实际示例和建议,供研究人员在定性研究项目中有效使用 GPT-3。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