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

屡败屡战的织田氏:并非最弱的战国大名

2025-04-17
屡败屡战的织田氏:并非最弱的战国大名

在日本战国时代,织田信长以其冷酷无情闻名,而另一个织田氏——织田氏治,却以其“最弱大名”而著称。他统治着战略要地常陆国的小田城,却九次被夺走,九次夺回。尽管军事策略失误频频,但他始终拒绝认输,顽强抵抗,赢得了“不死鸟”的称号。他看似愚蠢的冲锋陷阵,或许是为了保护百姓避免城堡被围困的破坏。其卓越的交际手腕和对臣民的深厚感情,也使他深受爱戴。最终,他因拒绝效忠丰臣秀吉而失去领地,但却保全性命,结局虽不光彩,却也比同时代的织田信长更为幸运。

越南反殖民主义:超越浪漫叙事

2025-04-14
越南反殖民主义:超越浪漫叙事

长期以来,越南的反殖民斗争被描绘成一个统一的民族抵抗外来侵略者的英雄故事。然而,新的研究揭示了更复杂的历史:20世纪上半叶,多个互相竞争的民族主义思潮涌现,对越南民族认同和反殖民策略持有不同观点。文章探讨了潘佩珠、潘周桢、阮安宁、范景谦以及胡志明等关键人物的思想,他们利用民族羞耻感来激励同胞参与反殖民建设,并对“自由”、“民主”等概念赋予不同解读。这篇文章挑战了单一叙事的浪漫化解读,展现了越南反殖民主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意大利中世纪塔楼的秘密:权力、纷争与城市规划

2025-03-25

意大利许多城市都留存着中世纪塔楼的遗迹。这些塔楼最初由富裕家族建造,作为防御工事和身份象征,甚至会采用火烧敌人家园的策略。为解决由此引发的城市安全和火灾问题,佛罗伦萨出台法令限制建筑高度,将许多塔楼削顶。如今,这些残留的石塔底座成为城市独特的风景线,也无声地诉说着中世纪家族纷争和城市发展的故事。

克诺索斯宫:和平乌托邦的考古学虚构

2025-03-20

本文讲述了考古学家阿瑟·伊万斯对克里特岛克诺索斯宫的挖掘,以及其如何被赋予了和平主义的乌托邦色彩。伊万斯为了促进希腊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和解,刻意掩盖了米诺斯文明的军事痕迹,将其塑造为一个由母神统治的和平繁荣的社会。这种虚构的和平主义在20世纪的战争与动荡时期,被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广泛接受,成为对暴力和战争的回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伊万斯对克诺索斯的解读被证明存在诸多矛盾和不准确之处,其和平乌托邦的形象也逐渐被历史学家所修正。

历史 和平主义

塞萨洛尼基:被遗忘的历史与重建的记忆

2025-03-13
塞萨洛尼基:被遗忘的历史与重建的记忆

本文讲述了希腊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的复杂历史。这座城市曾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拥有多元的文化和宗教人口,包括犹太人、穆斯林、保加利亚人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希腊夺取了塞萨洛尼基,随后进行了一系列旨在“希腊化”城市的行动,导致许多非希腊人口被驱逐或同化。本文重点关注穆斯林圣人穆萨·巴巴的陵墓,它是城市中唯一幸存的穆斯林纪念碑,以及两位当地居民:一位年长的希腊人奥德修斯和一位年轻的土耳其裔希腊人艾莎,他们对这座城市复杂历史的不同视角。文章探讨了城市在希腊统治下的身份认同转变,以及对自身多元文化遗产的遗忘与重建。

历史 文化冲突

庞培剧院:罗马娱乐文化的开端与政治宣传

2025-03-10

公元前55年,罗马名将庞培建造了罗马历史上第一座永久性剧院。这不仅标志着罗马奢靡娱乐文化的开端,更是庞培个人政治宣传的杰作。剧院规模宏大,可容纳15000名观众,内部装饰奢华,拥有高达三层的舞台和一座维纳斯神庙。落成典礼盛况空前,包括角斗表演和精心挑选的戏剧演出,其中包括对《克吕泰涅斯特拉》的豪华改编,借古喻今地歌颂了庞培的军事功绩和财富。然而,庞培的这一举动并非单纯的慷慨,而是巧妙的政治策略,通过“面包与马戏”来巩固个人权力,最终剧院也成为日后政治事件的舞台,例如凯撒的遇刺。

历史 庞培

380+文物环游世界:乔治亚大学历史系学生的史诗级Wiki项目

2025-02-16
380+文物环游世界:乔治亚大学历史系学生的史诗级Wiki项目

乔治亚大学历史系学生在Ari Daniel Levine教授的指导下,创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Wiki项目——“环游世界380+文物”。该项目通过380多个来自世界各地著名博物馆(如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的文物,以叙事的方式展现世界历史(公元1500年前)。每个文物都由学生详细研究并撰写条目,形成一个庞大而详实的在线数据库,为学习世界历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1518年的墨西哥-特诺奇提特兰:一个湖中崛起的大都市

2025-02-09
1518年的墨西哥-特诺奇提特兰:一个湖中崛起的大都市

1518年,特诺奇提特兰已从不起眼的小村落发展成为繁华的大都市,统治着超过500万人口的帝国。这座位于特斯科科湖中心的城市拥有20万居民,包括农民、工匠、商人、士兵、祭司和贵族,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如今,它就是墨西哥城。本文利用历史和考古资料,力图真实地再现这座令人印象深刻的湖中之城。

千年冰爪:维京人的冬季生存智慧

2025-01-28
千年冰爪:维京人的冬季生存智慧

考古发现揭示,维京人早在1000多年前就使用冰爪来应对冰雪路面。从维京时代和中世纪的墓葬中出土的冰爪种类繁多,形状各异,证明其在当时的广泛使用。博物馆教育者Espen Kutschera亲身测试了维京时代的冰爪,证实其有效性。研究表明,即使在铁器相对昂贵的维京时代,冰爪也并非只有少数人才能拥有,这体现了维京人应对严酷冬季环境的智慧和适应能力。

历史 冰爪

古罗马钱币:讲述那些铸币工人的故事

2025-01-19
古罗马钱币:讲述那些铸币工人的故事

本文讲述了古罗马钱币背后的故事,不仅仅是经济史,更是社会史。从公元前390年高卢人入侵罗马,到朱诺神庙(后来的罗马铸币厂)的建立,作者通过钱币的制作过程,展现了古罗马时期矿工、铸币工匠等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分工。这些手工制作的钱币,每一枚都凝聚着工匠的汗水和智慧,见证了罗马帝国的兴衰,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历史 钱币

大卫·拉格尔斯:乏味英雄主义与地下铁路

2025-01-10
大卫·拉格尔斯:乏味英雄主义与地下铁路

本文讲述了废奴主义者大卫·拉格尔斯在1836年营救“Brilliante”号奴隶船上五名奴隶的经历。文章重点刻画了拉格尔斯为营救奴隶所做的琐碎、乏味却至关重要的努力,例如奔波于各政府部门、撰写报告、与官员周旋等。尽管最终只成功解救了两人,但文章强调了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努力对废除奴隶制运动的巨大贡献,以及这些“乏味英雄主义”在历史中的重要性。

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对苏联暴行的揭露

2025-01-01
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对苏联暴行的揭露

1973年12月28日,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出版,这部30万字的巨著以其个人的政治犯经历为基础,揭露了苏联残酷的劳改营系统。文章讲述了索尔仁尼琴因一封批评斯大林的信而被捕,并在劳改营度过了八年时光。书中详细描述了苏联劳改营的恐怖现实,包括逮捕、酷刑、处决、饥饿和繁重的劳役,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也导致了索尔仁尼琴被驱逐出苏联,流亡海外。尽管如此,他的作品成为了对苏联极权统治的重要批判,也促进了人们对人权的关注。

芝加哥纽伯里图书馆惊现罕见龙舌兰纸文献

2024-12-23
芝加哥纽伯里图书馆惊现罕见龙舌兰纸文献

芝加哥纽伯里图书馆近日发现一件珍贵的墨西哥殖民时期手稿——Ayer 1485,其纸张竟为极其罕见的龙舌兰纸,数量之多在全球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该手稿由著名方济会传教士萨阿贡所著,内容为一系列的圣日布道。专家分析,手稿的龙舌兰纸张并非欧洲纸张,而是由萨阿贡的当地合作者选择,这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也为我们了解欧洲与美洲早期接触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一发现不仅展现了古代造纸技术的精湛,更彰显了文化交流的复杂性。

德高乐遗物拍卖:百万美元的秘密保险箱

2024-12-17
德高乐遗物拍卖:百万美元的秘密保险箱

一批被遗忘的戴高乐将军私人信件、演讲稿和手稿在保险箱中被发现,即将拍卖。这些珍贵的遗物包括他1940年号召法国人民抵抗纳粹的著名演讲手稿、与丘吉尔的信件、他少年时期的短篇小说以及私人笔记等,总价值约100万美元。部分收益将捐赠给Anne de Gaulle基金会。此次发现为世人了解戴高乐将军的生平和思想提供了宝贵资料,也引发了人们对历史的再次关注。

白宫险些坍塌:一场史无前例的重建工程

2024-12-14
白宫险些坍塌:一场史无前例的重建工程

1948年,饱经战火和多次仓促翻新的白宫,因年久失修、地基不稳等问题,面临着坍塌的危险。特鲁曼总统一家被迫搬离,一场为期三年的全面重建工程随即展开。这次重建不仅修复了白宫危及的结构,还对其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增加了地下室和设备空间,使房间数量几乎翻倍。工程中还秘密建造了一个防原子弹的地下掩体,展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重建后的白宫虽焕然一新,但其历史内涵也因部分原有结构的移除而有所改变。

恶魔附身预言:卡洛林王朝的衰落

2024-12-13
恶魔附身预言:卡洛林王朝的衰落

公元9世纪初,法兰克宫廷的埃因哈德记录了一个恶魔附身少女的故事。恶魔自称维格,承认破坏庄稼、牲畜,并散播瘟疫。它将这一切归咎于法兰克人的罪孽和统治者的诸多罪行,指出统治者贪婪、互相猜忌,不敬神明。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卡洛林王朝的危机:内乱频发、经济动荡、饥荒蔓延。埃因哈德借此隐晦地批评了统治者的腐败,预示了王朝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