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幻年代的先锋喜剧:Firesign剧场的电磁历史

2025-04-25
迷幻年代的先锋喜剧:Firesign剧场的电磁历史

本文回顾了Jeremy Braddock新书《Firesign:电磁历史》 ,讲述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先锋喜剧团体Firesign剧场的故事。他们以精湛的录音技术和超现实的幽默,创作出多张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辑,在当时的反文化浪潮中独树一帜,其作品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文章探讨了Firesign剧场与披头士乐队的相似之处,以及他们对媒体、政治和技术的批判性思考,并分析了其作品的持久魅力及其在当今数字时代的传承。

阅读更多

洛丽塔70周年:一部关于窥探与自省的文学拷问

2025-04-15
洛丽塔70周年:一部关于窥探与自省的文学拷问

克莱尔·梅苏德在《洛杉矶书评季刊》中撰写了一篇文章,探讨了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在70周年之际引发的持续争议。文章不仅回顾了小说出版时引发的巨大轰动和持续不断的批评,更深入探讨了作品中描绘的性侵犯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复杂感受。作者认为,《洛丽塔》并非简单的“问题作品”,而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以及对读者阅读习惯和道德责任的拷问。通过对现实案例的引用,文章将小说的情节与现实世界中的儿童性侵犯事件联系起来,引发读者对自身道德的反思。最终,作者认为,阅读《洛丽塔》应抱有批判性眼光,并将其视为对人性的探索而非对犯罪的合理化。

阅读更多
杂项 洛丽塔

大学申请文书:一面照妖镜

2025-04-08
大学申请文书:一面照妖镜

越来越多的大学放弃SAT/ACT考试,导致申请人数激增,大学申请文书的重要性也随之提高。然而,作者认为,申请文书比标化考试更具偏见,因为它反映的是大学理想化的学生形象,而非申请者真实的自我。作者借鉴了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指出申请文书迫使学生塑造一个理想化的自我,这可能会导致神经症和自我欺骗。一些大学,例如索诺玛州立大学,已经取消了申请文书,这使得学生更加多元化和富有创造力。作者呼吁其他大学效仿,取消申请文书,让大学录取更加公平公正。

阅读更多

科幻作家特德·姜谈AI与技术未来

2025-02-02
科幻作家特德·姜谈AI与技术未来

本文是Julien Crockett对科幻大师特德·姜的访谈,探讨了姜的创作灵感、对AI的批判性视角以及他对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担忧。姜认为当前的AI,特别是大型语言模型,更像互联网的低分辨率图像,缺乏可靠性和真正的理解能力。他强调了人类与工具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工具中看到自身特性的倾向。访谈还涉及到语言的本质、艺术创作中AI的作用以及科技发展中伦理问题的思考。姜对技术的乐观态度是谨慎的,他认为我们需要关注潜在的负面影响,并努力减轻其危害。

阅读更多
AI

超级盛放:连接技术如何撕裂我们

2025-01-30
超级盛放:连接技术如何撕裂我们

尼古拉斯·卡尔的新书《超级盛放》探讨了现代连接技术(手机、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卡尔认为,这些技术并非本身邪恶,而是因为我们对沟通和自身的错误认知而导致负面后果。他以2019年洛杉矶罂粟花盛开事件为例,说明信息过载和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如何导致混乱和负面情绪。书中回顾了从古至今的通信技术历史,指出技术总是伴随着超自然想象,并引发对匿名性、权力和信息真实性的担忧。卡尔批判了技术乐观主义,认为信息过载并未带来更民主或理性的社会,反而加剧了社会撕裂。他认为,社交媒体的设计利用了人类的认知偏见,加剧了信息碎片化和快节奏的思维方式,最终导致了“超现实”的局面,真假难辨。卡尔呼吁我们回归现实,抵制信息过载,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例如增加信息传播的摩擦成本。

阅读更多
科技

进化论的哲学死胡同:对达尔文主义的反思

2024-12-15
进化论的哲学死胡同:对达尔文主义的反思

本文评论了理查德·道金斯的新书《基因的死亡之书》和萨拉·伊玛丽·沃克的《无人知晓的生命:生命的物理起源》。道金斯延续了他“自私的基因”理论,认为基因是进化的核心驱动力。然而,评论指出,这一观点已过时,未能充分考虑发育、表观遗传学、生态位构建等因素。沃克的书则试图从组装理论的角度解释生命起源,但评论认为其过于简化,未能充分阐明生命的本质。文章最终指出,流行的科学书籍往往倾向于简单化叙事,而忽略了生物学领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阅读更多
AI

论甜瓜与忧郁

2024-12-07
论甜瓜与忧郁

本文评论了Steven Shapin的著作《吃与存在:关于食物和我们自身的思想史》。作者从自身痛风经历出发,引出Shapin的观点:饮食与健康和个人身份密切相关,这是一种古老而持久的保健体系。Shapin认为,科学权威不仅建立在既定事实之上,也建立在人们认为的真理之上,而真理具有根本的社会性。文章追溯了古代到18世纪的饮食观念史,探讨了体液学说、精神学说以及饮食与性格、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科学的兴起,机械医学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饮食观念,但“你吃什么就是什么”的观念并未消失,只是以新的形式出现。

阅读更多
未分类

历久弥新的指南: 评《芝加哥格式手册》第18版

2024-10-27
历久弥新的指南:  评《芝加哥格式手册》第18版

本文回顾了《芝加哥格式手册》第18版。这本手册自1906年首次出版以来,一直是英语世界出版物的风格指南。最新版本增加了对网络时代主题的指导,例如如何引用社交媒体帖子和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本。文章还强调了在当今充斥着错误信息的时代,准确引用来源的重要性。

阅读更多

奇异非虚构作品

2024-10-06
奇异非虚构作品

本文探讨了一种被称为“奇异非虚构作品”的文艺现象,这类作品以新闻或非虚构的形式呈现,却引入虚构元素,旨在令读者感到不安、困惑。文章列举了从博尔赫斯到网络视频等各种媒介中的例子,认为这种形式反映了互联网时代信息过载、真假难辨的现实,并试图突破虚构与非虚构的界限,引发读者对现实本质的思考。

阅读更多

无限的证明:数学对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影响

2024-08-10
无限的证明:数学对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影响

本文探讨了数学与文学,特别是在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作品中的关系。文章指出,华莱士对数学概念的兴趣不仅体现在他的写作主题中,也体现在他作品的结构中,例如他以谢尔宾斯基三角形为模型创作《无尽的玩笑》。文章深入探讨了数学历史,分析了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对数学实体的不同看法,以及这些看法如何影响了数学的发展。通过分析环形结构等修辞手段在数学证明和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文章揭示了数学和文学在结构和目标上的相似之处,认为两者都试图说服读者相信其真实性。

阅读更多

美国对戏剧的战争

2024-07-25
美国对戏剧的战争

本文回顾了詹姆斯·夏皮罗的新书《剧本:戏剧、民主和文化战争的形成》。文章以20世纪30年代美国联邦戏剧项目为切入点,探讨了美国由来已久的反戏剧传统。文章指出,从革命时期到麦卡锡主义时代,再到如今的文化战争,对戏剧的敌意一直是美国社会的一股暗流。作者认为,戏剧作为一种社会批判和文化反思的形式,其发展与民主的健康息息相关,而对戏剧的压制则反映了社会中保守势力对多元 voices 和进步思想的恐惧。

阅读更多
未分类 戏剧 文化战争

最后的先锋派

2024-07-17
最后的先锋派

本文回顾了情境主义国际对自动化和控制论的批判性思考,探讨了技术进步如何被资本主义体系所利用,导致了劳动异化、文化景观的单一化以及人类创造力的衰落。文章还回顾了情境主义者提出的“整体城市主义”和“心理地理学”等概念,这些概念试图重塑城市空间,以激发集体创造力和社会变革。最后,作者反思了先锋派运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在当今时代重振先锋派精神的可能性和挑战。

阅读更多
未分类 先锋派 控制论

回归真实:评艾米丽·努斯鲍姆的新书《打开太阳!》

2024-06-29
回归真实:评艾米丽·努斯鲍姆的新书《打开太阳!》

本文是对艾米丽·努斯鲍姆的新书《打开太阳!真人秀的发明》的书评。文章首先探讨了真人秀的定义,追溯了其发展历史,并分析了其对美国电视和文化的深远影响。作者指出,真人秀并非新生事物,其雏形早在电视机诞生之初就已出现。努斯鲍姆在书中详细介绍了真人秀从早期节目到如今多元化发展的历程,并探讨了其伦理问题、对观众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和政治的渗透。作者认为,真人秀的成功在于其对“真实性”的捕捉,以及对观众窥探欲的满足。同时,真人秀也为边缘群体提供了展示自我、争取话语权的平台,促进了社会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