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波混频技术或将提升空间光通信
![](https://physicsworld.com/wp-content/uploads/2024/11/9-11-2024-optical-receiver.jpg)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四波混频原理,开发出一种新的低噪声光信号放大方法,有望用于太空激光通信系统。该方法在接收端将微弱的信号光与两束强“泵浦”波混合,通过相位同步,在掺杂光纤内产生第四束光,从而放大信号,且噪声低。研究人员已实现0.9光子/比特的接收灵敏度,为任何相干调制格式的最低值。该技术简化了信号放大过程,有望突破目前空间通信的数据传输瓶颈,提升卫星、探测器和望远镜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数量。
阅读更多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四波混频原理,开发出一种新的低噪声光信号放大方法,有望用于太空激光通信系统。该方法在接收端将微弱的信号光与两束强“泵浦”波混合,通过相位同步,在掺杂光纤内产生第四束光,从而放大信号,且噪声低。研究人员已实现0.9光子/比特的接收灵敏度,为任何相干调制格式的最低值。该技术简化了信号放大过程,有望突破目前空间通信的数据传输瓶颈,提升卫星、探测器和望远镜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数量。
阅读更多
本文介绍了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的生平和科学成就。狄拉克对量子力学的建立做出了决定性贡献,并提出了著名的狄拉克方程,成功解释了电子的自旋和磁性,并预言了反物质的存在。此外,他还致力于解释电荷量子化问题,并提出了磁单极子的概念。狄拉克对物理学的贡献深刻影响了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
阅读更多
本文讲述了利物浦大学同步回旋加速器的历史。这台加速器建成于1952年,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也是第一个能够将粒子束提取到加速器主体外部进行实验的加速器。它在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CPT对称性破缺的研究提供了关键证据。尽管这台机器对物理学和利物浦市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它在1968年被关闭,如今几乎没有任何遗迹。
阅读更多
该网站探讨了一种无需表面活性剂即可将水和油混合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流体动力学减少了系统的总自由能,从而使水和油形成稳定的乳液。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食品、制药和石油工业。
阅读更多
该网站报道了欧盟一项建造100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的计划,目标在2026年完成。该计划旨在促进量子计算领域的发展,并提升欧洲在该领域的竞争力。该项目由欧盟研究和创新框架计划“地平线欧洲”提供资助,预计将投入数亿欧元。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