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异步I/O:异步性≠并发性

本文探讨了并发编程中经常混淆的三个概念:异步性、并发性和并行性。作者认为,许多编程语言生态系统因为忽略了“异步性”这一概念而导致库作者重复工作,用户体验变差。Zig语言通过区分异步性和并发性,实现了异步I/O操作无需强制使用并发,从而避免了异步代码的“病毒式传播”,允许同步和异步代码共存,提高了代码效率和可维护性。
阅读更多
本文探讨了并发编程中经常混淆的三个概念:异步性、并发性和并行性。作者认为,许多编程语言生态系统因为忽略了“异步性”这一概念而导致库作者重复工作,用户体验变差。Zig语言通过区分异步性和并发性,实现了异步I/O操作无需强制使用并发,从而避免了异步代码的“病毒式传播”,允许同步和异步代码共存,提高了代码效率和可维护性。
阅读更多
Zig语言正在革新其异步I/O模型,目标是解耦异步/等待与执行模型,提高代码可重用性和性能。新设计引入了`Io`接口,允许用户自定义I/O实现,并支持并发操作。通过`io.async`和`Future.await`,开发者可以轻松表达并发性,而无需担心执行模型的差异。Zig将提供多种`Io`实现,包括基于线程池、绿色线程和无栈协程的方案,以满足不同需求和平台兼容性。这项改进将显著提升Zig在处理异步I/O时的灵活性和效率,同时避免了传统异步编程中常见的“函数颜色”问题。
阅读更多
这篇文章讨论了 Python 包索引 (PyPI) 对外部公司提供的免费带宽的依赖,并提出了一个应急计划以确保其长期可持续性。作者认为,PyPI 应该利用系统编程生态系统(如 Zig)的进步来创建可重复的构建,将预构建的二进制文件从“源代码”转变为可缓存的工件,并建立二级缓存机制以分担 PyPI 的工作负载。
阅读更多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简单的配置,提升 Zig 语言服务器(ZLS)的用户体验。由于 ZLS 无法解析复杂的编译时表达式,导致无法显示类型错误等问题。文章建议在构建脚本中添加一个 “check”步骤,用于编译代码但不生成可执行文件,从而快速获取诊断信息。作者还展望了 Zig 项目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移除调试构建管道中的 LLVM、实现增量编译等,最终目标是提供最佳的开发者工具和体验。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