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相机:经济萧条中的技术革新
2025-02-06
20世纪30年代,尽管经济大萧条笼罩全球,相机设计却经历了根本性的变革。木质相机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采用金属材质的机身。数千种不同设计的相机层出不穷,满足了大众对摄影日益增长的需求。折叠式镜头相机依然流行,但镀铬逐渐取代了镀镍。许多相机采用模块化设计,镜头和快门等关键部件可单独更换。本时期中期,35毫米相机(所谓的微型相机)开始出现并迅速普及,并采用轻便耐用的塑料和铝合金材料,压铸金属机身也日益增多。双镜头反光相机日趋成熟,现代单镜头反光相机的先驱Exakta VP诞生。徕卡相机开始采用135胶卷,其标志性的缎面镀铬顶盖和黑色机身设计影响至今。德国成为高质量相机的主要生产国,而大众市场相机则在许多国家生产。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