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式突破:首个100%预防艾滋病毒的药物获批

2025-07-29
里程碑式突破:首个100%预防艾滋病毒的药物获批

经过44年的漫长抗争,艾滋病毒预防领域迎来了历史性突破!首个只需每年注射两次,即可提供近乎100%保护的药物Yeztugo(lenacapavir)获得FDA批准。该药物作为衣壳抑制剂,通过阻止病毒复制来发挥作用。Gilead Sciences公司不仅承诺在美国及全球范围内提供价格可负担的药物,还与六家仿制药生产商签订了免版税许可协议,以确保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使用,特别是低收入国家。这一突破有望彻底改变艾滋病的预防,并为这场持续了数十年的战斗带来希望。

阅读更多

Lucid Air打破电动车续航里程世界纪录

2025-07-13
Lucid Air打破电动车续航里程世界纪录

Lucid Motors的Air Grand Touring电动车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单次充电行驶1205公里(约749英里),从瑞士圣莫里茨到德国慕尼黑,全程未充电。这项壮举不仅证明了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也为解决电动汽车的续航焦虑问题提供了有力证据。Air Grand Touring搭载117kWh电池,拥有高达960公里的WLTP续航里程,其900伏特电气架构支持高达300kW的直流快充。虽然售价高达112650美元,但这项纪录预示着未来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巨大潜力。

阅读更多
科技 Lucid Motors

激光灭蚊器Photon Matrix:科幻照进现实?

2025-07-06
激光灭蚊器Photon Matrix:科幻照进现实?

一款名为Photon Matrix 的激光灭蚊器正在 Indiegogo 上众筹。该设备使用激光探测并消灭蚊子,声称可在 3 毫秒内检测到蚊子的距离、方向和体型。它使用 LiDAR 模块和第二个激光器来精准打击蚊子,但对速度超过 1 米/秒的昆虫无效。Photon Matrix 有两种型号,防水防尘,并配备毫米波雷达以避免误伤。尽管概念并非首创,但其安全性和团队背景仍需进一步考量。

阅读更多

永动火车?Fortescue的再生制动电力火车项目

2025-06-25
永动火车?Fortescue的再生制动电力火车项目

澳大利亚矿业公司Fortescue旗下子公司Fortescue Future Industries(FFI)收购Williams Advanced Engineering后,宣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研制“无限列车”。这列火车利用再生制动技术,在下坡过程中为电池充电,从而实现无需外部充电即可往返矿场运输铁矿石。该项目旨在逐步淘汰柴油机车,减少碳排放。虽然目前细节有限,但该技术或将对矿业运输产生革命性影响,其适用性及经济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FFI还在积极发展其他绿色科技,例如氨动力船舶和氢燃料电池矿用卡车等,致力于成为绿色能源领域的领导者。

阅读更多
科技

致命真菌:对抗蚊媒疾病的生物武器

2025-06-16
致命真菌:对抗蚊媒疾病的生物武器

马里兰大学的昆虫学家研发出一种经过生物工程改造的真菌,它能通过性传播感染按蚊(传播疟疾的蚊子),并导致其死亡。这种名为Metarhizium的真菌会产生神经毒素,高效杀灭雌蚊。田间试验表明,这种改良真菌的致死率高达90%,远高于野生型真菌。更重要的是,该真菌对人类无害,且雄蚊可在24小时内将孢子传播给多个交配对象。这项研究为对抗蚊媒疾病,特别是面对蚊子日益增强的抗药性,提供了新的、基于生物学的解决方案。

阅读更多
科技 蚊媒疾病

苏格兰科学家研发3D打印软体机器人,实现批量生产

2025-05-31
苏格兰科学家研发3D打印软体机器人,实现批量生产

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可批量生产的3D打印软体机器人。这款四足机器人由廉价的开源Flex打印机在9小时内打印完成,采用柔性热塑性聚氨酯(TPU)材料。为了克服TPU打印中常见的弯曲和下垂问题,研究人员采用了更大直径的TPU线材并反向打印,利用重力帮助材料层层粘合。该机器人由气动振荡器驱动,可用于探索、医疗和搜救等领域。这项突破有望推动软体机器人的实际应用。

阅读更多
科技 批量生产

自行车安全新神器:ProxiCycle传感器绘制危险路段地图

2025-05-17
自行车安全新神器:ProxiCycle传感器绘制危险路段地图

许多人害怕被车撞而不敢骑自行车通勤。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ProxiCycle的自行车安装式传感器,它利用红外传感器检测自行车周围的车辆,并记录危险的超近距离超车事件。通过收集数据,该传感器可以绘制出更准确的危险路段地图,帮助骑行者选择更安全的路线,最终促进更多人骑自行车出行。初步测试结果显示,ProxiCycle的数据与GoPro摄像机的记录高度吻合,有效提升了道路安全评估的准确性。

阅读更多
科技

41000年前地磁逆转:智人如何幸存?

2025-05-10
41000年前地磁逆转:智人如何幸存?

41000年前,地球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地磁逆转——拉斯尚事件,地磁场强度大幅减弱,导致有害宇宙射线增加。新研究表明,智人祖先通过躲进洞穴、制作衣物以及使用赭石颜料(天然防晒霜)来抵御强烈的紫外线和宇宙辐射,从而生存下来。相比之下,尼安德特人似乎未能适应这种变化,最终走向衰亡。这项研究为智人兴起和尼安德特人灭绝提供了新的解释,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其相关性。

阅读更多
科技 地磁逆转

突破性进展:头发般细小的3D打印脑电极

2025-05-07
突破性进展:头发般细小的3D打印脑电极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3D打印的脑电极,其尺寸如同发丝般纤细,但能比传统方法更可靠地测量脑电活动。这种新型电极无需导电凝胶,可持续佩戴24小时,即使在运动和淋浴后也能保持稳定,显著减少了运动伪影,提高了脑电信号监测的准确性和舒适度。未来,它有望应用于消费级健康产品、脑机接口等领域,为监测心理健康、压力水平和认知功能提供新的可能性。

阅读更多
科技 脑电极

地球远古海洋可能是绿色的?

2025-04-27
地球远古海洋可能是绿色的?

一项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上的新研究颠覆了我们对地球海洋的认知:远古时期的海洋可能并非蓝色,而是绿色!研究人员通过模拟发现,大约38亿到18亿年前,由于大陆岩石中铁的溶解度高,河流将大量铁带入海洋,导致海洋富含铁。这种富铁环境导致绿光在水下占据主导地位,而早期蓝藻为了适应这种环境,进化出了吸收绿光的色素,使得海洋呈现绿色。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地球海洋的演化历史,也提示了未来海洋颜色可能再次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阅读更多
科技

你的手机真的在偷听你吗?真相远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2025-04-26
你的手机真的在偷听你吗?真相远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长期以来,一个阴谋论甚嚣尘上:智能手机一直在窃听我们的私密对话。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2024年,Cox Media Group的“主动监听”系统曝光,引发轩然大波,但该系统并非24小时监听,而是利用语音助手激活后上传的语音片段。而Facebook等公司通过收集海量数据,精准预测用户需求,投放精准广告,其运作机制远比“窃听”复杂,也更令人不安。研究表明,手机并未持续监听麦克风,但通过其他途径收集的数据已足够令人担忧。

阅读更多
科技

可溶于盐水的环保塑料问世

2025-03-28
可溶于盐水的环保塑料问世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塑料,它在日常使用中与普通塑料一样坚固耐用,但在盐水中却能快速溶解,并留下无害的化合物。这种塑料由超分子聚合物制成,其可逆键如同可粘贴、移除和重新粘贴的便利贴。该材料在盐水中溶解后会分解成氮和磷,这对于植物和微生物是有益的养分。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塑料有望解决塑料污染问题,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阅读更多

波士顿动力Atlas机器人炫技:跑酷、体操样样精通

2025-03-21
波士顿动力Atlas机器人炫技:跑酷、体操样样精通

波士顿动力公司最新发布的Atlas机器人视频惊艳四座!它不仅能流畅地奔跑、翻滚,甚至还能完成令人惊叹的体操动作,如侧空翻和霹雳舞。与专注于实用功能的其它人形机器人不同,Atlas展现了在运动控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惊人进步,预示着未来人形机器人可能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虽然目前主要应用于研究领域,但其发展速度令人瞩目,未来或将深刻改变人类与机器人的互动方式。

阅读更多
科技

干细胞移植修复角膜损伤,重见光明!

2025-03-09
干细胞移植修复角膜损伤,重见光明!

一项新的临床试验为角膜损伤患者带来了希望。研究人员利用患者自身健康眼睛的干细胞进行移植,成功修复了严重的角膜损伤。该疗法名为“培养自体角膜缘上皮细胞”(CALEC),它涉及从患者未受伤的眼睛中提取干细胞,在实验室培养几周后,再将其移植到受伤的眼睛中。18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92%的患者取得了成功,许多患者的视力得到了显著改善,甚至一些法律意义上的盲人恢复了部分视力。这项突破为治疗角膜损伤带来了新的希望,为进一步扩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铺平了道路。

阅读更多

治愈1型糖尿病的希望:血管工程细胞逆转小鼠糖尿病

2025-02-27
治愈1型糖尿病的希望:血管工程细胞逆转小鼠糖尿病

一项新的临床前研究表明,移植胰岛素产生细胞和工程血管形成细胞成功逆转了1型糖尿病。这种新方法有望在进一步测试后治愈这种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研究人员将人类胰岛细胞与工程化的血管形成细胞一起移植到糖尿病小鼠的皮下,这些细胞形成了一个血管化的胰岛网络,产生胰岛素并使血糖正常化超过20周。这项突破为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临床应用,但仍需克服扩大血管化胰岛数量和避免免疫抑制等挑战。

阅读更多

中国机器人公司EngineAI的PM01完成惊人前空翻

2025-02-26
中国机器人公司EngineAI的PM01完成惊人前空翻

中国机器人公司EngineAI(中庆机器人)发布视频,展示其人形机器人PM01完成世界首个机器人前空翻。与相对简单的后空翻不同,前空翻对机器人感知和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精准的平衡和强大的动力。PM01机器人凭借其23个自由度和强大的扭矩,成功完成了这一高难度动作,展现了中国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这款售价13700美元的机器人拥有5个手臂自由度和6个腿部自由度,其自然流畅的步态也令人印象深刻。

阅读更多

香味蜡烛的惊人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堪比汽车尾气

2025-02-20
香味蜡烛的惊人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堪比汽车尾气

普渡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室内使用香氛产品会改变空气化学成分,产生的空气污染与室外汽车尾气相当。研究人员使用一个微型房屋实验室,对无焰蜡烛释放的纳米颗粒进行了测量,发现其数量惊人,可深入肺部,对呼吸健康构成潜在风险。这些纳米颗粒的浓度与传统蜡烛、燃气灶甚至汽车尾气相当,每分钟沉积在呼吸道中的颗粒数高达数十亿。研究强调了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并建议在建筑设计和通风系统中考虑这些因素以减少健康风险。

阅读更多

法国核聚变反应堆创造22分钟等离子体持续时间新纪录

2025-02-19
法国核聚变反应堆创造22分钟等离子体持续时间新纪录

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CEA)的WEST托卡马克反应堆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维持等离子体反应超过22分钟。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人类向商业化核聚变能源迈出了关键一步。虽然实现核聚变相对容易,但要创造一个实际的、净能量输出大于输入能量的反应堆却极具挑战性。WEST反应堆的成功,为正在法国南部建造的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为未来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

阅读更多
科技

博世突破性线控制动技术:更轻、更安全、更智能的未来汽车

2025-02-18
博世突破性线控制动技术:更轻、更安全、更智能的未来汽车

博世完成了其新型线控制动技术的公开道路测试,该技术通过消除机械连接,仅依靠电信号控制制动,减轻了重量并节省了安装空间。这项技术已获得汽车制造商的订单,预计到2030年将应用于超过550万辆汽车。线控制动系统具有双重冗余设计,即使出现故障也能确保制动安全,并为汽车内饰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虽然摩托车应用面临挑战,但这项技术无疑将显著提升汽车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阅读更多
科技 线控制动

突破性进展!早期阿尔茨海默症检测新方法问世

2025-02-15
突破性进展!早期阿尔茨海默症检测新方法问世

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大脑和脑脊液中少量聚集的tau蛋白,这些蛋白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元凶。该测试能够在tau蛋白大量聚集并在脑部扫描中显现出来之前数年(甚至长达十年)就检测到它们,为及早干预提供可能。这对于目前无法治愈的阿尔茨海默病来说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突破,因为早期检测对于新疗法的成功至关重要。

阅读更多
科技

E Ink推出75英寸彩色电子纸户外显示屏,颠覆户外广告牌

2025-02-11
E Ink推出75英寸彩色电子纸户外显示屏,颠覆户外广告牌

E Ink携手三星、LG等公司,在ISE 2025展会上展示了75英寸的Kaleido Outdoor 3彩色电子纸户外显示屏。这款显示屏采用RGB彩色滤光片阵列,可在-15°C到65°C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功耗极低,并获得国际暗夜协会认证,有效减少光污染。其应用场景包括公交站牌等户外数字标牌,可使用太阳能供电,提供环保且节能的解决方案。

阅读更多

极限特技!翼装飞行员在空中抓住飞机

2025-02-09
极限特技!翼装飞行员在空中抓住飞机

德国翼装飞行员Max Manow完成了世界首个空中连接飞机特技。他从直升机上跳下,在亚利桑那州大峡谷的Hell Hole Bend峡谷中飞行,然后抓住一架由特技飞行员Luke Aikins驾驶的飞机的把手,被飞机拖拽上升,最终安全着陆。这项壮举需要精确的计算和高超的技巧,也展现了极限运动的无限可能。Manow表示,这开启了“无限跳伞”的新纪元,为翼装飞行运动带来了新的方向。

阅读更多

抓挠止痒?科学研究揭示其利弊

2025-02-03
抓挠止痒?科学研究揭示其利弊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抓挠皮肤瘙痒的利弊。研究人员发现,抓挠虽然能暂时缓解瘙痒,但会加剧炎症,因为抓挠会激活肥大细胞,释放P物质,从而导致炎症反应。然而,抓挠也能减少皮肤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细菌。研究人员认为,尽管抓挠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益处,但其造成的皮肤损伤通常大于其益处,尤其是在慢性瘙痒的情况下。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为开发治疗炎症性皮肤病的新疗法提供了新的方向。

阅读更多

只需胶水和微型叶片,C-17运输机节省数百万美元燃油费

2025-02-03
只需胶水和微型叶片,C-17运输机节省数百万美元燃油费

美国空军通过在C-17 Globemaster III运输机的尾部粘贴3D打印的微型叶片,成功降低了1%的阻力,每年节省1400万美元燃油费。这项简单的改进利用了空气动力学原理,将原本因货舱门抬起造成的紊流减小,显著提高了燃油效率。这项技术不仅为美国空军节省了大量成本,还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兴趣,体现了在维护军事竞争力方面的创新和成本效益。

阅读更多

大麻或损害年轻人的大脑功能:一项大型研究

2025-01-30
大麻或损害年轻人的大脑功能:一项大型研究

一项针对18至36岁年轻人大脑的大型研究发现,大麻会降低其认知测试中的脑功能。研究人员分析了1003名成年人的数据,发现近期和长期大量使用大麻与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脑活动显著降低有关。虽然该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无法确定因果关系,但它强调了大麻对年轻大脑潜在影响的必要关注。这项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的研究结果,为人们关于大麻使用利弊的知情决策提供了重要信息。

阅读更多
科技 大脑功能

AI设计、3D打印鞋:噱头还是未来?

2025-01-16
AI设计、3D打印鞋:噱头还是未来?

Syntilay,一款由AI设计并3D打印的鞋,引发热议。它由Midjourney和Vizcom AI辅助设计,结合人工手绘和3D建模,最终呈现出独特的外观。虽然售价高达150美元,但其定制化、个性化和环保的理念吸引了不少目光。然而,其设计过程和实际穿着体验仍存在争议,有人质疑其AI技术的实际运用程度,也有人担忧其环保性。这款鞋的出现,或许预示着未来鞋履设计的新方向,但也引发了人们对AI技术在时尚领域应用的思考。

阅读更多
设计

世界最大水电站项目获批:藏区巨型水电站将超越三峡

2025-01-05
世界最大水电站项目获批:藏区巨型水电站将超越三峡

中国批准了世界最大水电站项目——雅鲁藏布江水电站。该项目位于西藏,预计发电量将是三峡大坝的三倍,达到每年3000亿千瓦时,足以满足3亿人的用电需求。然而,如此庞大的工程也引发了环保和地质安全方面的担忧,特别是对下游国家印度的影响,以及该地区地震频发带来的风险。

阅读更多

奇异粒子质量取决于运动方向

2024-12-12
奇异粒子质量取决于运动方向

科学家意外发现了一种奇异的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这种粒子在ZrSiS材料中沿特定方向运动时无质量,而在其他方向运动时则具有质量。这一发现源于对ZrSiS材料中准粒子特性的研究,其质量变化与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²有关。当准粒子在特定方向以光速运动时,它表现为无质量;当改变方向,速度降低时,它便获得了质量。这项发现可能为ZrSiS材料的应用打开新的篇章,类似于石墨烯的应用。

阅读更多

FLIP翻转船在最后一刻被从废料场救下

2024-11-26
FLIP翻转船在最后一刻被从废料场救下

美国海军和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独特的浮动仪器平台(FLIP)在最后一刻被从废料场救下。这艘原定在墨西哥报废的船被水下设计公司DEEP收购。FLIP看起来像一根巨大的灰色钢芦笋,窄端有一个传统的船头。它最初由美国海军建造,用于帮助开发UUM-44 SUBROC反潜武器,需要从不同深度同时收集水下声学数据。FLIP长108米,宽8米,沿其长度布置了水听器和其他传感器系统。将其拖到指定位置后,一端的压载舱注水,FLIP就会翻转,形成一个高度稳定的平台,向下延伸91米。这艘奇特的船自1962年服役到2023年退役,一直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浮动实验室,也曾多次引发船舶沉没的误报。DEEP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Kristen Tertoole得知FLIP即将报废的消息后,组建了一个团队将其 securing,并将其从巴拿马运河拖到法国拉西奥塔的MB92造船厂进行为期12到18个月的翻新和现代化。

阅读更多

无磁感应电机:碳排放减半的目标

2024-10-17
无磁感应电机:碳排放减半的目标

马勒和法雷奥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名为“无内刷电励磁”(iBEE)的新型感应电机系统,该系统取消了对稀土永磁体的需求,有望实现强大的性能,并大幅减少碳排放。该系统结合了马勒的无磁转子技术和法雷奥的逆变器和电机控制技术,目标是与同等功率的永磁电机相比,将整体碳足迹减少40%以上。

阅读更多
未分类
← 前页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