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突破:首个全脑决策制图
国际脑实验室(IBL)通过一项史无前例的研究,绘制了首个哺乳动物全脑决策机制图谱。研究人员训练小鼠操控虚拟方向盘移动屏幕上的形状,同时记录了139只小鼠279个脑区超过60万个神经元的活动。结果显示,决策过程并非局限于特定脑区,而是广泛分布于整个大脑,甚至包括传统上被认为与运动而非认知相关的区域。这项研究为理解大脑复杂运作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也展示了大型国际合作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巨大潜力。
阅读更多
国际脑实验室(IBL)通过一项史无前例的研究,绘制了首个哺乳动物全脑决策机制图谱。研究人员训练小鼠操控虚拟方向盘移动屏幕上的形状,同时记录了139只小鼠279个脑区超过60万个神经元的活动。结果显示,决策过程并非局限于特定脑区,而是广泛分布于整个大脑,甚至包括传统上被认为与运动而非认知相关的区域。这项研究为理解大脑复杂运作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也展示了大型国际合作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巨大潜力。
阅读更多
北京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研究所和广西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纳米-微米快报》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设计下一代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六大设计原则,用于高效捕获波浪能。该研究通过多层堆叠、磁悬浮等技术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并实现了在实际海浪环境下的高效发电,为构建自供电海洋网络和海洋物联网提供了新的途径。未来,该技术有望实现大规模部署,并结合其他可再生能源,为海洋提供可持续的电力供应。
阅读更多
系统理论家纳菲兹·艾哈迈德博士在其发表在《远见:未来研究杂志》上的新研究中指出,人类文明正处于进化的下一个“巨大飞跃”的边缘,这将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清洁能源的“网络化超级丰裕”的时代。然而,这一进程可能被日益增长的极右翼权力和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所阻碍。艾哈迈德博士预测了2008年金融危机、清洁能源的增长和英国脱欧等重大事件,他认为,工业文明正在走向不可避免的衰落,而新兴的清洁能源、细胞农业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有可能创造前所未有的繁荣,但能否成功取决于我们能否负责任地治理这些新兴能力。
阅读更多
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在锂离子电池出厂前以高电流进行首次充电,可以将充电速度提高30倍,并将电池寿命延长50%。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的低电流充电方式,并揭示了高电流充电对电池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形成的积极影响。研究团队利用机器学习确定了充电温度和电流是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为优化电池制造工艺提供了重要思路。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