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症:闻起来像鱼的罕见代谢疾病

2025-03-31
鱼腥症:闻起来像鱼的罕见代谢疾病

三甲胺尿症(TMAU),俗称“鱼腥症”,是一种罕见的代谢疾病,患者身上会散发鱼腥味。该病在女性中更常见,孕激素等女性荷尔蒙会加重症状。TMAU由FMO3基因突变引起,导致体内三甲胺无法正常分解,从而堆积并通过汗液、尿液和呼吸排出。目前无治愈方法,但可通过避免含三甲胺的食物、使用酸性肥皂、减少压力等方式缓解症状。尽管TMAU不致命,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引发抑郁和焦虑。

阅读更多

死海附近发现2200年前神秘金字塔遗址

2025-03-28
死海附近发现2200年前神秘金字塔遗址

以色列考古学家在死海附近发现一座2200年前的神秘金字塔状建筑和驿站,其保存完好的文物令人惊叹。这座用巨石建造的金字塔用途尚不明确,可能是纪念碑、墓葬或瞭望塔。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希腊语羊皮纸碎片、青铜钱币、器皿、家具残骸、珠子、武器、织物和种子等,干燥的气候使得这些有机材料保存完好。考古学家们将继续发掘,以揭开这座神秘建筑背后的历史之谜。

阅读更多
科技 死海

4亿年前巨型生物并非真菌?或为全新生命形式

2025-03-28
4亿年前巨型生物并非真菌?或为全新生命形式

科学家对远古生物Prototaxites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这种4亿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巨型生物,可能并非此前认为的巨型真菌,而是属于生命树上一个完全未知的全新分支。Prototaxites体型巨大,高达8米,此前研究曾将其归类为真菌,但最新研究基于其独特的内部结构和化学成分,指出它与已知真菌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代表着一种已灭绝的、与现存任何生物都毫无关系的真核生物。这一发现为生命演化史增添了新的谜团,也提示着地球生命的多样性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

阅读更多
科技

无需呼吸的动物:解密寄生虫Henneguya salminicola

2025-03-17
无需呼吸的动物:解密寄生虫Henneguya salminicola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名为Henneguya salminicola的寄生虫,它是地球上唯一已知的无需呼吸的动物。这种寄生虫寄生在鱼类和水生蠕虫体内,其基因组中缺乏负责呼吸作用的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表明,这种寄生虫为了快速繁殖,进化出了极简的基因组,甚至放弃了大部分多细胞生物的特征,例如组织、神经细胞和肌肉。虽然目前尚不清楚其能量获取方式,但研究人员推测它可能直接从宿主获取能量。这项发现挑战了我们对动物进化和生命基本需求的理解。

阅读更多
科技

谷歌AI仅用两天破解困扰科学家十年的超级细菌难题

2025-03-17
谷歌AI仅用两天破解困扰科学家十年的超级细菌难题

谷歌新研发的AI工具仅用两天就解决了一个困扰科学家十年的难题:超级细菌耐药机制。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团队花了十年时间研究某些超级细菌如何获得抗生素耐药性,而谷歌的“AI科学家”只需简单的提示,便在两天内得出了与该团队尚未发表的研究结果相同的答案。这一发现表明,AI具有整合现有证据、引导研究方向和设计实验的潜力,或将彻底改变科学研究的进程,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AI在科学研究中应用的伦理和可信度等问题的讨论。

阅读更多

狼的自我驯化:一场15000年的“美食诱惑”

2025-02-25
狼的自我驯化:一场15000年的“美食诱惑”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狗的驯化可能并非完全由人类主导。通过数学模型模拟,研究人员发现,在15000年的时间里,狼可能通过选择靠近人类获取食物,并选择性地与具有相似温顺性格的同伴交配,从而实现了自我驯化。这种“美食诱惑”策略,使得狼逐渐适应人类生活,最终演化成家犬。这项研究为理解动物驯化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人类与动物之间长期共生的历史增添了精彩一笔。

阅读更多
科技 动物驯化

AI 设计无线芯片,效率提升数周

2025-02-23
AI 设计无线芯片,效率提升数周

普林斯顿大学和印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AI)设计复杂的毫米波无线芯片,仅需数小时即可完成人类数周才能完成的任务。AI采用逆向设计方法,其生成的芯片设计不仅效率更高,而且与人类设计截然不同,甚至呈现出“随机形状”,人类难以理解其内部运作。虽然AI设计并非完美无缺,仍存在一些需要人工纠正的错误,但这项研究为未来芯片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并有望提升电子产品设计的效率。

阅读更多
科技 毫米波

火星古代浅湖证据:液态水曾暴露于大气中

2025-02-21
火星古代浅湖证据:液态水曾暴露于大气中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盖尔陨坑发现了古代浅湖遗迹,其中清晰可见的波纹表明,火星上曾经存在暴露于大气中的液态水。这些波纹结构的尺寸暗示湖泊深度不足2米,形成时间约为37亿年前。这一发现挑战了此前认为火星地表液态水都被冰层覆盖的理论,为火星早期可能存在生命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虽然火星大部分大气和水体随后流失,但这一发现延长了火星潜在宜居期的时长。

阅读更多
科技 液态水

26000年前的猛犸象牙肖像:世界最古老的肖像画

2025-02-04
26000年前的猛犸象牙肖像:世界最古老的肖像画

在捷克共和国的Dolní Vĕstonice考古遗址,发现了距今约26000年的猛犸象牙雕刻的头像,被认为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像。这尊仅4.8厘米高的小雕像,刻画了一位女性的面容,其眼睛、下巴和鼻子都清晰可见,甚至可能戴着发髻或帽子。与该遗址的其他文物不同,这尊头像具有个性化特征,是已知最早描绘特定人物的肖像。2018年,研究人员通过颅骨重建技术,发现一位在该遗址发现的女性骸骨的面部特征与雕像非常相似,进一步证实了其作为肖像的可能性。这一发现为我们了解旧石器时代人类的艺术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阅读更多
考古 肖像艺术

法国罗马时代墓葬中发现的诅咒碑文

2025-01-23
法国罗马时代墓葬中发现的诅咒碑文

法国奥尔良考古学家在18世纪医院的地底下发现了一个罗马时代的墓地,其中包含60多个排列整齐的男性墓葬,以及21块铅制诅咒碑文。其中一块碑文用已灭绝的古高卢语书写,内容针对数名目标人物,并借助战神玛尔斯的力量施加诅咒。这一发现为研究古高卢语和罗马时代的文化习俗提供了宝贵资料。

阅读更多

60年前的初代聊天机器人ELIZA复活

2025-01-18
60年前的初代聊天机器人ELIZA复活

科学家们从麻省理工学院的档案中找到了60年前被遗忘的代码,成功复活了世界上第一个聊天机器人ELIZA。ELIZA由Joseph Weizenbaum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开发,其“DOCTOR”脚本模拟了心理治疗师的对话方式。研究人员不仅让ELIZA运行起来,更惊讶地发现它运行得非常好,展现了早期AI技术的魅力,也引发了人们对计算机科学历史保护的思考。

阅读更多
AI

“人工智能教父”约书亚·本吉奥:如果不规范人工智能,人类将面临“灾难性”未来

2024-10-02
“人工智能教父”约书亚·本吉奥:如果不规范人工智能,人类将面临“灾难性”未来

人工智能先驱约书亚·本吉奥是2018年图灵奖获得者,被称为“人工智能教父”之一。他近期表达了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和应用的担忧,认为人工智能可能损害社会结构,并对人类构成无法预料的风险。本吉奥呼吁放慢人工智能发展速度,并制定相关法规,以确保人工智能的安全发展,防止其被滥用,避免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

阅读更多
未分类 人工智能风险

新研究表明:宇宙在大爆炸之前可能存在一段未知时期

2024-09-01
新研究表明:宇宙在大爆炸之前可能存在一段未知时期

最新研究表明,宇宙可能并非始于大爆炸,而是在收缩和膨胀之间“反弹”,宇宙在大爆炸之前可能经历过一段收缩阶段,该阶段以密度增加的反弹结束,从而导致了大爆炸和我们现在观察到的加速膨胀。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原始黑洞可能构成暗物质,而未来引力波天文台或许可以探测到黑洞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引力波,证实这一假设。

阅读更多
未分类

大型氦气储量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大、更集中

2024-07-11
大型氦气储量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大、更集中

位于明尼苏达州北部的一个大型氦气储量可能比最初估计的还要大,其浓度也可能更高。新的地震数据表明,该储层在地表以下530至670米处,横向和深度都可能非常广阔。实验室测试显示,该储层的氦气浓度高达8.7%至14.5%,是迄今为止业界发现的最高浓度。这一发现对全球氦气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可以缓解目前氦气供应短缺的问题。

阅读更多
未分类 氦气 明尼苏达

全球最大核聚变反应堆竣工,预计15年后运行

2024-07-05
全球最大核聚变反应堆竣工,预计15年后运行

耗资280亿美元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已完成最终组装,但要到2039年才能完全投入运行。ITER位于法国,是35个国家合作的成果,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磁体。该反应堆旨在利用核聚变产生能量,但由于技术挑战和成本上升,其启动时间比原计划推迟了15年。

阅读更多
未分类

自愈“活体皮肤”可以让机器人更像人类——看起来和你想象的一样令人毛骨悚然

2024-06-30
自愈“活体皮肤”可以让机器人更像人类——看起来和你想象的一样令人毛骨悚然

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人造皮肤,可以自我修复,让机器人看起来更像人类。这种皮肤由培养的皮肤细胞构成,通过一种叫做“穿孔型锚”的V形钩状结构固定在机器人的骨架上,从而避免了皮肤下垂的问题。这种皮肤不仅外观逼真,而且可以像人类皮肤一样自我修复轻微损伤。研究人员还演示了如何通过将人造皮肤连接到带有滑动硅胶层的机器人面部来重现人类微笑时皮肤的变化。

阅读更多
未分类 人造皮肤

DARPA 考虑六种新型无人垂直起降战机设计,预计 2026 年试飞

2024-06-15
DARPA 考虑六种新型无人垂直起降战机设计,预计 2026 年试飞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 正在推进一项名为“先进飞机无基础设施发射和回收”(ANCILLARY)的项目,旨在开发一种能够携带武器、垂直起降的无人 X 战机。该项目已进入新的测试阶段,六家国防和航空航天承包商参与竞标,设计方案将进行风险评估和效率分析。这些无人机预计将于 2026 年开始试飞,目标是为美国海军和其他军种提供一种更灵活、适应性更强的空中支援平台。

阅读更多
未分类 垂直起降

18 年来首次“月球大静止”即将出现,一起来观赏!

2024-06-14
18 年来首次“月球大静止”即将出现,一起来观赏!

2024年除了4月8日的日全食和极光之外,今年还有另一个天体现象等待着观测者:自2006年以来的首次“月球大静止”。在此期间,月球将在天空中处于最高点和最低点,并在 horizon 上处于最北端和最南端的位置。月球的升落位置不断变化,因为它相对于太阳系的轨道平面有一个倾斜角度。此次月球大静止现象将在2024年9月和2025年3月的昼夜平分点前后达到顶峰。

阅读更多
未分类 月球大静止

NASA公布在月球上建造磁悬浮机器人列车的计划

2024-05-11
NASA公布在月球上建造磁悬浮机器人列车的计划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推进一项在月球上建造磁悬浮列车的计划,该项目被称为“轨道上的灵活悬浮”(FLOAT)。FLOAT项目旨在开发一种可靠、自主和高效的月球货物运输系统,预计在2030年代投入使用。该系统将由磁悬浮机器人组成,在三层薄膜轨道上运行,以减少月球表面灰尘的磨损。安装在机器人上的货车将以约1英里/小时(1.61公里/小时)的速度移动,每天可以运送约100吨(90公吨)的材料。

阅读更多
未分类

新的研究表明,SpaceX 等公司的卫星巨型星座可能会削弱地球磁场并导致大气剥离,我们应该担心吗?

2024-05-05
新的研究表明,SpaceX 等公司的卫星巨型星座可能会削弱地球磁场并导致大气剥离,我们应该担心吗?

一项有争议的新研究表明,SpaceX 等公司的卫星巨型星座可能会削弱地球的磁场,导致大气层剥离。研究发现,这些星座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可能会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从而削弱该磁场并使其无法保护地球免受有害辐射的影响。此外,这些粒子还可能与地球大气层相互作用,导致其剥离。研究人员警告说,如果这些巨型星座的规模继续扩大,可能会对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造成严重后果,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这些发现。

阅读更多
未分类 地球磁场

NASA's downed Ingenuity helicopter has a 'last gift' for humanity — but we'll have to go to Mars to get it | Live Science

2024-04-21
NASA's downed Ingenuity helicopter has a 'last gift' for humanity — but we'll have to go to Mars to get it | Live Science

美国宇航局在火星成功降落无人机直升机勇气号,这是人类在其他星球上的首次受控飞行。它在火星表面飞行10次,覆盖了13英里(21公里)的距离,并且还捕捉了许多火星表面和地形的高分辨率图像。预计勇气号最终将坠毁在火星表面,但它执行最后的任务以记录机翼上的沙丘和纹理,这将有助于科学家了解风力对火星景观的影响。

阅读更多
未分类

Intel unveils largest-ever AI 'neuromorphic computer' that mimics the human brain | Live Science

2024-04-19
Intel unveils largest-ever AI 'neuromorphic computer' that mimics the human brain | Live Science

英特尔发布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类脑人工智能计算机Pohoiki Springs,它模仿人脑,可以执行类似于人类的直观推理和记忆任务,并且比传统计算机更节能。该计算机包含 100 万个神经元,具有每秒 100 万亿次突触连接的计算能力。英特尔表示,Pohoiki Springs 将用于研究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气候预测和金融等领域的应用。

阅读更多
未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