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on编译器:Python性能提升的曙光?

Codon是一个旨在显著提升Python运行速度的编译器。作者在之前的尝试中曾遇到编译问题,但近期更新已解决。虽然作者的测试脚本并未受益于编译,但Codon在NPBench NumPy基准测试中展现了显著的性能提升,最高可达900倍,这主要归功于Codon团队对NumPy的直接移植。虽然作者未自行验证基准测试结果,但他尝试了一个据称可加速300倍的Python脚本,这暗示着Codon在特定场景下的巨大潜力。
阅读更多
Codon是一个旨在显著提升Python运行速度的编译器。作者在之前的尝试中曾遇到编译问题,但近期更新已解决。虽然作者的测试脚本并未受益于编译,但Codon在NPBench NumPy基准测试中展现了显著的性能提升,最高可达900倍,这主要归功于Codon团队对NumPy的直接移植。虽然作者未自行验证基准测试结果,但他尝试了一个据称可加速300倍的Python脚本,这暗示着Codon在特定场景下的巨大潜力。
阅读更多
USENIX 致力于开放获取其活动中提出的研究成果。在活动开始后,论文和会议记录将免费提供给所有人。活动结束后发布的任何视频、音频和/或幻灯片也都是免费且开放的。这项研究论文《Autothrottle:面向 SLO 目标的微服务资源管理的实用双层方法》由 Zibo Wang 等人发表在 2024 年的 NSDI 大会上,文章介绍了一种名为 Autothrottle 的实用双层方法,用于管理面向 SLO 目标的微服务资源。该论文以及相关的视频和幻灯片已公开发布。
阅读更多
谷歌的站点可靠性工程(SRE)团队在过去25年中经历了巨大的演变。最初依赖于服务等级目标(SLO)、错误预算和隔离策略等方法,但面对日益复杂的系统和新兴挑战,谷歌SRE团队转向了系统理论和控制理论,采用了STAMP框架。STAMP框架将重点从防止单个组件故障转移到理解和管理复杂的系统交互。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研究,文章阐述了STAMP如何帮助谷歌预防系统级故障,并探讨了其在整个科技行业中的未来应用。
阅读更多
谷歌研究团队在NSDI 2024会议上发表论文,介绍了新型负载均衡器PReQuaL。不同于传统的CPU负载均衡,PReQuaL通过探测服务器延迟和活跃请求数来选择服务器,从而显著降低了YouTube等系统的尾部延迟、错误率和资源消耗。PReQuaL已在YouTube上线一年多,极大地提升了系统利用率。这项创新挑战了传统的负载均衡理念,为高性能分布式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阅读更多
SIEVE是一种新型缓存驱逐算法,其效率优于LRU等传统算法,同时保持了简单性和可扩展性。SIEVE采用延迟提升和快速降级策略,仅使用一个FIFO队列和一个移动指针来保留常用对象并快速移除不常用对象。评估结果表明,SIEVE在各种web缓存负载下均优于现有算法,并且易于在实际系统中实现。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