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失寫症:為何我記得漢字意思卻不會寫?

2025-08-15
漢字失寫症:為何我記得漢字意思卻不會寫?

作者學習日語時,先背誦漢字的意義和寫法,後來才學習發音,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多年後,他卻發現自己忘記了如何手寫大多數漢字。這種現象在日本和中國很普遍,甚至有專門的術語「ワープロ馬鹿」(word-processor idiot)。作者探討了大腦處理閱讀和書寫的兩種不同途徑,並結合自身患有「影像思維缺失症」(aphantasia)的經歷,分析了這種「漢字失寫症」背後的認知科學機制,認為這與大腦的「逐字記憶」和「概要記憶」兩種機制有關。

阅读更多
开发 認知科學

缺失的回忆:一位患有严重缺陷性自传体记忆症(SDAM)的博主自述

2025-06-06
缺失的回忆:一位患有严重缺陷性自传体记忆症(SDAM)的博主自述

博主Marco Giancotti分享了他患有严重缺陷性自传体记忆症(SDAM)的经历。SDAM是一种罕见的记忆障碍,患者难以回忆起过去的具体事件,记忆如同“没有标签的文件柜”。虽然他的语义记忆和空间记忆完好,但回忆特定事件对他来说极其困难,这与他同时患有的图像思维缺失症(Aphantasia)有关。他通过自身的例子,阐述了SDAM如何影响他的生活,以及他如何利用空间记忆和语义记忆来弥补这一缺陷。尽管SDAM带来了情感上的困扰,但他发现这种记忆方式也有其优势,例如更专注于当下,并提升了理性思维能力。

阅读更多

博尔赫斯与混沌理论

2024-06-13
博尔赫斯与混沌理论

本文解读了博尔赫斯短篇小说《吉诃德的作者皮埃尔·梅纳德》,作者认为小说体现了博尔赫斯对混沌理论的直觉理解。小说讲述了梅纳德试图重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最终却逐字逐句地复制了原作。作者认为,尽管文字相同,但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的差异,两部作品的意义截然不同,这体现了混沌过程的特点:微小的差异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阅读更多

The Beautiful Dissociation of the Japanese Language - Aether Mug

2024-04-23
The Beautiful Dissociation of the Japanese Language - Aether Mug

本文探讨了日语中普遍存在的「解离」现象,即在一个含义模糊、意义多元的表达里,主体与客体、感受与概念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作者以俳句、小说和日本电影中的例子来说明这种解离是如何创造出丰富多层次的意义和美感,并与西方语言中的「分离」观念形成了对比。文章认为,日语的解离性与其独特的语言结构和对自然世界的敏感性紧密相关。

阅读更多
未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