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设计

90年代网页设计三巨头:Zeldman、Siegel和Nielsen

2025-05-29
90年代网页设计三巨头:Zeldman、Siegel和Nielsen

1997年,Flash和CSS的兴起催生了三种网页设计理念。David Siegel提倡“hack”,Jakob Nielsen主张简洁,而Jeffrey Zeldman则将创意与可用性相结合。文章回顾了这三位巨头在90年代的网页设计理念和实践,以及他们各自的职业生涯发展轨迹。Siegel注重美学,Nielsen强调可用性,而Zeldman则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最终他的实用主义方法在当时占据了主导地位。如今,虽然Nielsen专注于AI,Siegel涉足多个领域,但Zeldman依然活跃在网页设计领域,即将重新设计他的个人网站。

扁平化设计已死?维度设计时代来临!

2025-05-27
扁平化设计已死?维度设计时代来临!

Airbnb的全新设计标志着设计风格的转变:告别扁平化,拥抱充满活力和立体感的“维度设计”。文章作者创造了“Diamorph”一词来形容这种新风格,它强调深度、纹理和光线,而非对现实世界的模仿。AI技术的兴起也降低了这种设计风格的门槛,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其中。作者认为,虽然AI工具简化了创作过程,但核心的设计技能依然重要,例如构图、灯光、深度和品味。最终,这是一种更具表现力、情感化且纯粹数字化的设计语言的进步。

设计 设计趋势

SVG图标:黑暗模式下的优雅解决方案

2025-05-27
SVG图标:黑暗模式下的优雅解决方案

本文探讨了使用SVG创建支持深色模式的网站favicon的方法。虽然SVG在文件大小上不如PNG具有优势,但它可以通过内联CSS和媒体查询轻松实现深色模式下的图标切换,而无需复杂的图像编辑。文章介绍了两种方法:手动编辑SVG代码添加CSS样式,以及使用RealFaviconGenerator等在线工具快速生成适配深色模式的favicon。最终,作者强调了SVG favicon在解决深色模式图标显示问题上的独特优势,并展望了其未来应用前景。

设计

UI设计倒退:可用性之殇

2025-05-24

本文作者回顾了三年前关于UI设计问题的文章,并指出三年来情况并未好转。现代UI设计抛弃了诸多经过时间检验的可用性原则,例如一致性、可供性以及清晰的视觉反馈,导致用户难以高效、安全地完成任务。作者以具体的例子,如模糊的图标、隐藏的滚动条、不一致的界面设计等,批判了现代UI设计的诸多弊端,并呼吁设计师回归可用性原则,而非盲目追求所谓的“进步”。

设计

草图日历:纸质日历与数字日历的完美融合?

2025-05-23
草图日历:纸质日历与数字日历的完美融合?

本文探讨了一种新型日历——草图日历,它试图结合纸质日历的灵活性与数字日历的便捷性。传统数字日历功能强大,但缺乏个性化和对非正式计划的支持;而纸质日历虽然灵活,但缺乏数字日历的同步和分享功能。草图日历以数字笔记为基础,通过添加少量结构,力求在保留纸质日历的个性化表达的同时,实现数字日历的便捷功能,例如创建互联的日、周、月视图,以及整合手绘注释和正式日历事件。该项目正在探索如何在半结构化系统中实现共享日历和日历邀请等功能,并允许用户添加自定义动态行为,如习惯追踪器或时间追踪器。

重现科幻游戏《阿尔法星际》星球地图的卡尔图技艺

2025-05-22
重现科幻游戏《阿尔法星际》星球地图的卡尔图技艺

一位资深制图师耗时数年,利用游戏《阿尔法星际》中的数据,重建了游戏星球Chiron的地图。他不仅精确地还原了游戏中的地形高程、降雨量等数据,还巧妙地运用GIS技术和Photoshop技巧,将低分辨率的游戏地图提升至高精度,并赋予其更逼真的地貌细节。整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创新,从数据获取、投影转换到最终的图像渲染,都展现了制图师精湛的技艺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最终呈现的地图不仅是对游戏经典的致敬,也为科幻迷们带来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设计

AI绘画的兴起与创意职业的未来

2025-05-22
AI绘画的兴起与创意职业的未来

一位创意专业人士分享了其使用生成式AI的经历。他最初热爱AI带来的创意和效率提升,但其插画业务却因AI工具的普及而下滑了50%以上。他既痛恨AI对传统技能的冲击,又欣然接受其带来的创新和可能性,并预见未来我们将开发出利用AI的全新创意方式。

设计

文本排版中的“河流”效应:一个有趣的排版现象

2025-05-19
文本排版中的“河流”效应:一个有趣的排版现象

你有没有注意到,有时印刷文本中单词间的空格会巧合地排列成一条条垂直的“河流”?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等宽字体和完全对齐的排版中,因为它会分散注意力,所以排版师通常会避免它。文章中提到了一个1988年发现的经典案例,以及一个1986年收集的“河流”效应的例子,这些例子说明了这种排版现象的趣味性和偶然性。

设计

丑陋的基础设施扼杀了西方世界的未来?

2025-05-19
丑陋的基础设施扼杀了西方世界的未来?

文章探讨了西方世界基础设施审美缺失的问题。作者以爱尔兰玛丽·麦克阿里斯桥的优美与其他基础设施的丑陋形成对比,指出审美并非额外成本,而是能提升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文中列举了国外一些基础设施美化案例,并指出缺乏审美导致公众对新基建项目产生抵触,最终造成高昂的经济损失。作者呼吁重视基础设施的审美设计,将艺术融入其中,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设计

印刷术的消亡与字体的兴起:一场关于排版艺术的沉思

2025-05-19
印刷术的消亡与字体的兴起:一场关于排版艺术的沉思

本文探讨了书籍中“字体说明”的演变。从早年印刷厂对字体工艺的细致描述,到如今数字时代对字体的重新审视,作者追溯了字体设计在出版史上的地位。曾经被视为专业人士的内部交流,“字体说明”如今在数字时代的语境下焕发出新的意义。随着印刷术的衰落和数字内容的兴起,字体设计或许将成为我们与文字互动中仅剩的创造性表达方式,这引发了人们对文字意义和表达方式的深刻思考。

设计 印刷史

19世纪巴黎摄影师Nadar:镜头下的时代巨匠

2025-05-19
19世纪巴黎摄影师Nadar:镜头下的时代巨匠

1862年,日本使节初访欧洲,目睹了工业时代的奇迹。与此同时,巴黎摄影师Nadar用镜头记录下那个时代的群像:从初访欧洲的日本武士到诗人波德莱尔,从画家马奈到作家雨果,Nadar的肖像摄影不仅捕捉了他们的容貌,更展现了他们鲜活的个性与时代精神。本文通过Nadar镜头下的名人们,展现了19世纪巴黎的文化风貌和科技变革带来的冲击。

设计 19世纪

纸艺工程:34种令人惊叹的纸张机械结构

2025-05-18

这篇文章展示了34种令人惊叹的纸张机械结构,从简单的折叠动画到复杂的旋转机构,涵盖了多种设计理念和折叠技巧。这些设计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更体现了纸张材料的无限可能性,以及设计师在机械原理和纸艺技巧方面的精湛技艺。其中包括利用Miura折叠技术制作的可展开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其他基于几何原理的动态结构,展现了纸张在艺术和工程领域的交叉融合。

特伦斯·马利克:一位电影奇才的迷人与困惑

2025-05-16
特伦斯·马利克:一位电影奇才的迷人与困惑

特伦斯·马利克,这位美国电影导演以其神秘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他拒绝采访,避开公众场合,其作品风格迥异,有人奉为经典,有人认为是误导。本文探讨了马利克从《不良教育》到《隐秘的生活》的电影生涯,以及他创作风格的转变,从对自然之美的极致追求,到对人性与信仰的深刻探寻。他镜头下的美景令人沉醉,却也隐藏着对人类文明的质疑,引发人们对电影艺术的反思。

Material 3 Expressive设计:提升用户体验的四倍速度

2025-05-16
Material 3 Expressive设计:提升用户体验的四倍速度

Google的研究表明,Material 3 Expressive设计通过巧妙运用色彩、大小、形状和布局,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眼动追踪实验显示,用户在Expressive设计中能快达四倍速度找到关键UI元素,点击关键操作的时间也缩短了几秒。例如,改进后的邮件应用中,“发送”按钮更大、位置更佳,并采用醒目的颜色,用户能更快地找到它。这证明了Expressive设计原则在引导用户注意力和提高效率方面的有效性。

设计

洛杉矶建筑反叛:可穿戴的“抗议服”

2025-05-16

Archisuit项目设计了四款休闲慢跑服,其设计灵感源于洛杉矶的特定建筑结构。这些服装包含了建筑物的负空间,穿着者可以轻松地融入或“进入”那些原本排斥他们的建筑结构。该项目旨在揭示建筑作为法律工具的一面,即利用建筑环境来管控种族、阶级和性别群体。Archisuit暗示,穿着者可以通过舒适休闲地“在场”来进行抵抗。

设计 社会抗议

颠覆Mac的设计理念:一次与Jef Raskin的访谈

2025-05-15
颠覆Mac的设计理念:一次与Jef Raskin的访谈

本文是1986年对Jef Raskin(Macintosh早期设计者)的访谈。Raskin强烈批判了复杂的用户界面设计,并分享了他对SwfytCard(一款Apple II应用)的设计理念,核心是“modelessness”(无模式)和“monotony”(单一性),即每个操作只有一个结果,每个结果只有一个操作方法,以形成用户习惯,提高效率。他批评了Mac最终采用传统操作系统和鼠标的设计,并认为优秀的界面设计应该注重速度和用户体验,而非一味追求技术复杂度。Raskin的观点对现代UI/UX设计仍有启发意义。

设计

凯尔特硬币的抽象艺术:粗糙还是精妙?

2025-05-14
凯尔特硬币的抽象艺术:粗糙还是精妙?

凯尔特硬币常常被误认为粗糙,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文章通过分析凯尔特硬币的演变过程,揭示了其独特的抽象艺术风格。起初模仿希腊硬币,逐渐演变为将图像分解、抽象再重组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并非粗糙,而是反映了凯尔特人独特的艺术审美和精神世界,其精妙之处在于理解其抽象背后的含义以及图像演变的系列性。

好莱坞叙事公式:神话还是枷锁?

2025-05-14
好莱坞叙事公式:神话还是枷锁?

本文探讨了电影和电视中广泛使用的三幕式叙事结构,这种结构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并被好莱坞大量应用。作者认为,尽管这种结构能带来商业上的成功,但其重复性和保守性也值得反思。它掩盖了叙事的骨架,强化了现状,并可能阻碍对现实的批判性思考。文章还探讨了其他叙事模式,例如循环式和碎片化叙事,并呼吁电影创作更多地反映当今社会的分裂和复杂性。

设计

Alephic写作风格指南:简洁、精准、大胆

2025-05-13
Alephic写作风格指南:简洁、精准、大胆

Alephic的写作风格指南强调简洁、精准和大胆。指南详细阐述了写作原则,包括使用主动语态、具体数据和清晰的结构。它还强调了公司独特的风格:知识渊博、脚踏实地、极简主义。指南涵盖了文档编写最佳实践、与AI协作的策略以及编辑流程,旨在确保Alephic的所有写作都清晰易懂、引人入胜,并能有效地传达信息。

设计 写作指南

重温90年代网页设计:图像地图的现代化应用

2025-05-13
重温90年代网页设计:图像地图的现代化应用

本文讲述了作者为艾美奖获奖游戏作曲家Mike Worth设计网站的经历。为了致敬90年代动画风格,作者尝试使用图像地图,但最终发现其在响应式设计方面的局限性。通过将SVG路径与嵌入式锚点结合,并利用CSS和少量JavaScript,作者成功地实现了兼具90年代风格和现代技术优势的网页设计,展现了灵活运用旧技术解决现代设计问题的思路。

设计

谷歌标志性“G”图标十年后焕新升级

2025-05-13
谷歌标志性“G”图标十年后焕新升级

时隔近十年,谷歌对其标志性的“G”图标进行了更新。此次更新并非简单的颜色调整,而是将原先四个独立的色块融合,使其过渡更加自然流畅,整体风格更加鲜艳活力。新图标已率先应用于iOS版谷歌搜索应用,随后也更新至Android版。此次更新突显了谷歌在品牌形象上追求现代化和与时俱进的努力,与谷歌Gemini AI的渐变色调相呼应。

设计 图标更新

伦敦巴比肯:迷宫般的乌托邦

2025-05-12
伦敦巴比肯:迷宫般的乌托邦

作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伦敦巴比肯建筑群,并被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三年后,他终于有机会参观了这个始建于1965年的庞大建筑群,并参加了一场为期两小时的居民导览。导览中,他了解到巴比肯不仅是一个住宅区,更是一个融合了历史、文化和设计的独特空间,这里有隐藏的通道、地下停车场、罗马和中世纪遗址,甚至还有1000年前的犹太墓地。巴比肯的建筑设计灵感来自古埃及和巴塔利昂,并拥有一个居民专属的在线论坛。这篇文章不仅讲述了作者的参观经历,也推荐了几本关于巴比肯的书籍,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神秘而迷人的地方。

设计 巴比肯

1888年实用鸵鸟羽毛染色指南:色彩的盛宴

2025-05-10
1888年实用鸵鸟羽毛染色指南:色彩的盛宴

1888年出版的《实用鸵鸟羽毛染色指南》是一本令人惊叹的著作。书中包含48个令人惊叹的染色鸵鸟羽毛样本,颜色之丰富令人眼花缭乱,从柠檬黄到深棕色,应有尽有。作者亚历山大·保罗详细介绍了每种颜色的染色方法,并提供了调整色调的技巧,堪称最佳实践指南。他甚至豪言壮语,悬赏1000美元给任何能证明其方法无效的人。这本书不仅展示了精湛的染色技艺,更体现了作者的勤奋、严谨和追求平等创业精神。

70年代纽约先锋艺术团体Anarchitecture:一场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叛逆

2025-05-09

20世纪70年代的纽约,一群艺术家组成了名为Anarchitecture的先锋艺术团体,他们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僵化和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下的建筑物持有批判态度。成员包括Laurie Anderson和Gordon Matta Clark等知名艺术家。他们通过1974年的同名展览,用匿名作品和约定俗成的形式,表达了对建筑作为文化过度和弊端的象征的批判。Matta Clark的“建筑切割”作品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念,通过对废弃建筑的改造,揭示了社会对物质积累和财富的渴望。同时,他们还创办了名为“Food”的餐厅,成为纽约的文化地标,支持当地艺术家网络。Anarchitecture的实验性艺术实践,对现代建筑和城市空间提出了深刻的质疑。

惊艳的笔记应用:UI设计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2025-05-09
惊艳的笔记应用:UI设计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这款笔记应用不仅拥有强大的加密功能,更令人惊叹的是其出色的用户界面:直观、响应迅速且可自定义。左侧面板的文件夹树状结构、功能强大的富文本编辑器(真正意义上的“富”和经典)、自动生成的带点击链接的目录(可通过汉堡菜单显示/隐藏,非常适合移动端)都展现了其精妙的设计。此外,简洁的日历、多彩标签和以周一为首日的周视图也令人印象深刻。其他类型的文件支持更让人期待!

设计

通往空白搜索栏的道路:信息过载与设计失误

2025-05-08

作者从一次简单的书签误点出发,探讨了信息过载时代推荐算法带来的负面影响。过多的推荐选项反而会干扰用户的决策,降低效率,甚至导致“选择瘫痪”。作者提出,网站设计应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关闭推荐功能的选项,避免不经意间的自动补全,并从默认空白的界面开始,让用户自主选择需要的功能。这篇文章不仅探讨了信息过载的个人体验,更引发了对算法推荐机制的伦理思考,呼吁更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设计

特纳:一位被误解的天才画家

2025-05-08
特纳:一位被误解的天才画家

J.M.W. 特纳,这位英国风景画大师,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早年成名,技艺精湛,晚年风格却激进到令同侪难以理解,甚至被认为是“精神疾病”的体现。他生活神秘,隐居陋室,却拥有巨额财富和多处房产。特纳对风景的极致追求,源于他个人的旅行经历和对古典大师克劳德·洛兰的景仰,最终发展出独特的“大气风景”风格,以光、色、气氛的交融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他的作品在当时备受争议,却在后世被推崇为先锋派艺术的先驱,其非凡的成就,奠定了他在艺术史上的崇高地位。

设计 特纳 风景画

Grasshopper可视化编程入门:用算法生成3D几何图形

2025-05-08
Grasshopper可视化编程入门:用算法生成3D几何图形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Grasshopper(Rhino 3D的视觉编程插件)中进行基本的几何建模。Grasshopper允许用户通过连接数据和函数的图表来算法化地生成几何图形,从而快速创建复杂的形状和替代设计。文章详细讲解了如何创建点、线、多线段、曲线和曲面,并介绍了各种组件和参数的使用方法,例如使用“构造点”组件创建点,使用“线”组件创建线,以及使用“插值”组件创建曲线等。通过学习本文,读者可以掌握Grasshopper的基本操作,并开始进行自己的3D几何建模。

Mac 主题乐园:4000+ 经典 Mac 主题网站上线

2025-05-07
Mac 主题乐园:4000+ 经典 Mac 主题网站上线

历经数年,收集整理了超过4000个经典Mac主题的“Mac主题机器人”项目终于升级为一个完整的网站——Mac主题乐园!作者耗时数月,手动截图并记录了近4000个Kaleidoscope主题的详细信息,并巧妙地使用Astro构建了一个拥有近5000个页面的静态网站,完美复刻了经典Mac OS 9的用户界面。该网站不仅提供主题下载,还包含作者信息、RSS订阅等功能,未来还将添加颜色搜索、自定义图标展示等功能。

设计 Mac主题
2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