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运动?小心影响睡眠质量!

2025-04-25
睡前运动?小心影响睡眠质量!

一项针对14689人的大型研究发现,睡前4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入睡时间延迟、睡眠时间缩短、心率加快、心率变异性降低。研究人员建议,为了保证睡眠健康,应至少在睡前4小时停止运动;如果必须在睡前4小时内运动,则应选择低强度运动,例如慢跑或游泳。这项研究首次如此大规模地证实了运动时间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密切关系,对改善公众睡眠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更多
健康

可口元素膳食疗法有效治疗肠道菌群过度生长

2025-04-24
可口元素膳食疗法有效治疗肠道菌群过度生长

雪松西奈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营养配方——mBiota Elemental,这是一种易于食用的元素膳食(PED),可以减少关键肠道微生物群类群的丰度,并改善患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和肠道产甲烷菌过度生长(IMO)患者的症状。一项针对mBiota Elemental的干预试验显示,大多数参与者的呼吸测试结果正常化,症状得到缓解,且没有发生严重或严重的副作用。该研究发表在《临床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上。

阅读更多

免疫分子IL-17:焦虑与社交的幕后推手

2025-04-14
免疫分子IL-17:焦虑与社交的幕后推手

MIT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发现,免疫分子IL-17通过作用于大脑的杏仁核和体感皮层,分别诱发焦虑和促进社交行为。这项研究揭示了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紧密的联系,并表明IL-17可能最初是作为神经调节剂进化而来,后来才被免疫系统利用以促进炎症。这一发现为治疗自闭症或抑郁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或许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间接影响大脑功能。

阅读更多
AI IL-17

饿了?你的大脑会忽略健康饮食信息!

2025-04-13
饿了?你的大脑会忽略健康饮食信息!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饥饿会让人更关注食物的美味,而忽略营养信息,这可能是导致不良饮食习惯的原因。研究人员通过眼动追踪和计算建模发现,饥饿会增强人们对高热量食物的偏好,并降低对营养信息的重视程度。这提示我们,仅仅依靠营养标签可能不足以对抗饥饿导致的不健康饮食选择,未来干预措施应更关注如何突出健康信息或引导人们注意健康信息。

阅读更多

高剂量维生素D显著降低早期多发性硬化症病情活动

2025-03-25
高剂量维生素D显著降低早期多发性硬化症病情活动

一项发表在《JAMA》杂志上的法国研究发现,每两周服用100,000 IU口服胆钙化醇可显著降低临床孤立综合征和早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的疾病活动。这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招募了316名患者,结果显示高剂量维生素D组的疾病活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这项研究为维生素D作为一种廉价、耐受性良好的治疗选择提供了支持,尤其是在难以获得标准疗法的地区。

阅读更多

突破性进展!iPS细胞疗法修复脊髓损伤

2025-03-24
突破性进展!iPS细胞疗法修复脊髓损伤

日本科学家在全球首次临床试验中使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治疗脊髓损伤取得突破性进展。四名患者中,两名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其中一人已能独立站立并开始练习行走。这项研究主要关注安全性,未来有望进一步推进临床试验,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阅读更多
科技 iPS细胞

AI助力发现新型减肥分子,媲美司美格鲁肽且无副作用

2025-03-07
AI助力发现新型减肥分子,媲美司美格鲁肽且无副作用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AI算法,发现了一种名为BRP的天然分子,其在抑制食欲和降低体重方面与司美格鲁肽(Ozempic)效果相似,但避免了后者引起的恶心、便秘和肌肉流失等副作用。BRP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作用于下丘脑,更具靶向性。目前,研究人员已成立公司准备开展人体临床试验。这项研究依赖于AI算法筛选数千种蛋白质,成功识别出BRP,为肥胖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阅读更多
AI

小鼠的「急救」行为:揭秘其背后的神经机制

2025-03-05
小鼠的「急救」行为:揭秘其背后的神经机制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小鼠会对失去反应能力的同类表现出利他行为,例如持续的头部理毛。研究表明,杏仁核在这一行为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实验,研究者发现小鼠能够区分麻醉和压力状态下的同类,并对前者进行头部理毛,后者进行身体理毛。进一步的神经活动记录显示,内侧杏仁核(MeA)神经元能够区分清醒和麻醉状态的小鼠,对其进行光遗传学操作能够分别抑制和促进头部理毛行为。这项研究揭示了小鼠利他行为的神经机制,为理解更普遍的动物社会行为提供了新的见解,属于科技领域。

阅读更多
科技

澳大利亚:将治疗性放血转变为救命捐献

2025-03-01
澳大利亚:将治疗性放血转变为救命捐献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发现,患有血色素沉着症(一种铁代谢紊乱)的患者,其定期放出的血液可以用于拯救生命。澳大利亚红十字会Lifeblood率先允许这些患者捐献血液和血浆,这项举措具有全球意义。研究表明,如果改变观念,将这些患者视为捐献者而非病人,并提高他们的知晓率,可以显著增加血液供应,挽救更多生命。目前,澳大利亚已有1.5万名血色素沉着症患者每年进行3.7万次捐献,并成为全球首个允许此类患者捐献血浆的国家。

阅读更多

每日一克Omega-3或可延缓衰老

2025-02-09
每日一克Omega-3或可延缓衰老

一项针对700多名老年人的三年期临床试验数据分析显示,每天摄入一克Omega-3脂肪酸可能有助于延缓人类生物衰老速度。研究人员利用表观遗传时钟,发现Omega-3的摄入可使生物衰老速度减缓长达4个月。此外,将Omega-3与维生素D和运动结合使用,效果更佳,对降低癌症风险和预防衰弱具有显著作用。该研究发表在《自然-衰老》杂志上,提示Omega-3或可成为延缓衰老的有效手段。

阅读更多
科技 Omega-3

社媒重度使用者易怒?研究揭示社交媒体与易怒症的关系

2025-01-23
社媒重度使用者易怒?研究揭示社交媒体与易怒症的关系

一项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的研究发现,美国成年人中,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尤其是活跃发帖者,与较高的易怒程度相关。研究分析了42597名参与者的数据,发现即使考虑焦虑和抑郁因素,频繁使用社交媒体仍然与更高的易怒得分相关。TikTok用户在每日多次发帖的情况下,易怒程度增幅最大。政治参与也与易怒程度增加相关。研究提示社交媒体使用与易怒之间可能存在反馈循环关系。

阅读更多
科技 易怒症

商业茶包释放百万微塑料,进入人体肠道细胞

2024-12-23
商业茶包释放百万微塑料,进入人体肠道细胞

一项由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进行的研究发现,市售茶包在冲泡过程中会释放出数百万纳米塑料和微塑料。研究首次表明,这些颗粒能够被人体肠道细胞吸收,进而进入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研究人员使用了多种先进技术对不同类型的茶包(尼龙-6、聚丙烯和纤维素材质)进行分析,发现聚丙烯释放的颗粒最多,达每毫升12亿个。这些微塑料甚至可以进入细胞核。研究强调需要进一步研究慢性接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制定法规来减少食品包装中塑料的污染。

阅读更多

科学家发现波多黎各人罕见破坏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及潜在疗法

2024-11-30
科学家发现波多黎各人罕见破坏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及潜在疗法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罕见且可能致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念珠菌病-外胚层营养不良 (APECED) 的新病因,尤其在波多黎各人后裔中高发。该疾病由AIRE基因的新突变引起,导致异常的T细胞攻击多种组织和器官。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pseudoexon的遗传变异,它会干扰AIRE基因的正常运作。但他们在实验室中证实,反义寡核苷酸可以逆转这种缺陷,为开发有效疗法带来希望。

阅读更多
未分类 基因突变 APECED

记忆不仅存在于大脑中,人体细胞研究发现

2024-11-09
记忆不仅存在于大脑中,人体细胞研究发现

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内的非脑细胞也具有记忆功能。通过模拟大脑学习过程中的神经递质模式,研究人员对神经组织和肾脏组织的细胞进行化学信号刺激,发现这些细胞能够激活“记忆基因”,并表现出与脑细胞类似的“间隔效应”,即 spaced repetition 比 cramming 更有效。这一发现不仅为理解记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增强学习和治疗记忆相关疾病开辟了新的途径。

阅读更多
未分类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导致生殖细胞DNA断裂和染色体缺陷

2024-10-25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导致生殖细胞DNA断裂和染色体缺陷

一项针对线虫的新研究发现,常见的塑化剂成分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会导致DNA链断裂,导致卵细胞染色体数量异常。BBP会干扰新复制的染色体如何分配到生殖细胞中,造成氧化应激和DNA链断裂,最终导致卵细胞质量降低和染色体异常。研究表明,秀丽隐杆线虫对BBP的代谢方式与哺乳动物相同,受影响的BBP水平与人类相似,这表明线虫是研究BBP对人类影响的有效模型。

阅读更多

研究发现常见的测血压姿势会导致血压读数虚高

2024-10-15
研究发现常见的测血压姿势会导致血压读数虚高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进行血压测量时,常见的患者手臂放置方式可能会导致血压读数显著偏高,并可能导致高血压的误诊。研究发现,将手臂放在大腿上支撑会使收缩压(血压读数中的高压值)高估近4毫米汞柱,而将手臂自然垂放在身体一侧则会使收缩压高估近7毫米汞柱。研究人员强调,在测量血压时,应遵循临床指南,将手臂稳固地支撑在桌子或其他平面上,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阅读更多
未分类 高血压

无药物鼻喷雾剂或可预防呼吸道感染

2024-10-05
无药物鼻喷雾剂或可预防呼吸道感染

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PCANS的鼻喷雾剂,它可以在鼻腔内形成凝胶状基质,捕获呼吸道飞沫并有效中和病毒和细菌,从而预防感染。临床前研究表明,PCANS可以有效阻断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实验中病毒水平降低了99.99%。研究人员正在探索PCANS是否还可以阻挡过敏原。

阅读更多

新型光基技术检测早期前列腺癌的准确率高达90%

2024-09-03
新型光基技术检测早期前列腺癌的准确率高达90%

阿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的基于偏振的图像重建技术,分析了干血样本中的多晶结构,开发出一种更快、更便宜、痛苦更小的癌症检测技术。该技术通过分析血液中蛋白质在疾病早期的形状和组合方式变化,识别癌细胞。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健康志愿者、前列腺癌患者和具有更可能扩散细胞的患者的108份血液样本,结果显示该技术的早期诊断和癌症分类准确率均达到90%,远高于现有的筛查方法。

阅读更多

研究人员开发出有希望的治疗方法,可以杀死新发现的大脑通路中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

2024-08-03
研究人员开发出有希望的治疗方法,可以杀死新发现的大脑通路中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

由加拿大和美国研究小组领导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信号通路,癌细胞利用该通路侵入大脑,并开发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中,该方法至少在 50% 的时间内摧毁了返回的癌细胞。研究人员使用大规模基因编辑技术来比较胶质母细胞瘤在最初诊断时和在接受标准治疗后复发时的基因依赖性,发现了一种新的轴突导向通路,该通路可以被癌细胞所利用。为了阻止癌细胞的入侵,研究人员使用不同的策略来靶向被劫持的信号通路,包括使用一种药物和开发一种新的 CAR T 细胞疗法。

阅读更多
未分类

DNA分子软膏可对抗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2024-07-09
DNA分子软膏可对抗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分离出一种DNA分子,可用于对抗小鼠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这种名为适体的分子可以与某些免疫系统信使物质结合,使其失效。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活性成分即使以软膏的形式涂抹于皮肤也同样有效。研究小组希望这种适体软膏也能用于治疗其他皮肤病。

阅读更多

研究揭示了分析医学图像的人工智能模型为何存在偏差

2024-07-03
研究揭示了分析医学图像的人工智能模型为何存在偏差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用于分析医学图像(如 X 光片)的人工智能模型存在偏差,对女性和有色人种的诊断准确率较低。研究发现,这些模型在进行诊断评估时可能会使用“人口统计学捷径”,导致对女性、黑人和其他群体得出错误的结果。研究人员还发现,可以通过重新训练模型来提高其公平性,但这种方法只在对来自同类型患者的数据进行测试时才有效。

阅读更多

可摄入设备用于记录胃电生理活动

2024-06-21
可摄入设备用于记录胃电生理活动

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可摄入设备,可以记录用户的胃肠道中的电生理信号。该设备封装在一个3D打印的胶囊状外壳中,包含一个电子模块和各种柔性测量电极,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该设备可以记录胃肠道的电信号并将其发送到患者体外的接收器,帮助医生安全地诊断和监测影响食物和液体消化的疾病的进展。

阅读更多

大脑过度生长决定了自闭症的严重程度

2024-06-06
大脑过度生长决定了自闭症的严重程度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患有严重自闭症的儿童的大脑皮层类器官(BCOs)比正常儿童大40%。研究人员利用10名1至4岁的自闭症儿童的血基干细胞创建了BCOs,并与6名正常儿童的BCOs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的BCOs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正常儿童,且BCOs的大小与自闭症的严重程度相关。研究人员希望这一发现可以帮助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以减轻自闭症患者的智力和社会功能障碍。

阅读更多
未分类 干细胞

研究表明:大多数在 X 平台上为药物背书的医生都获得了报酬

2024-06-05
研究表明:大多数在 X 平台上为药物背书的医生都获得了报酬

一项美国研究发现,在社交媒体平台 X 上发布药物代言的医生中,很大一部分人获得了制药公司的报酬。研究人员调查了在 X 平台上发布药物代言的 28 名医生,发现其中 26 人从所代言药物的制造商那里获得了报酬。研究人员指出,虽然有些人可能认为收取报酬为药物背书的做法不道德,但这并不违法,也不影响行医资格。

阅读更多
未分类 药物

美国每日吸食大麻人数首次超过每日饮酒人数

2024-05-22
美国每日吸食大麻人数首次超过每日饮酒人数

根据一项新研究,在美国,每天或接近每天吸食大麻的人数已超过了频率相似的饮酒人数。研究人员分析了过去四十年的全国调查数据,发现虽然酒精的总体使用率仍然更高,但在2022年,高频率的大麻使用首次超过了高频率的饮酒。研究指出,大麻合法化政策的改变是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阅读更多
未分类

古代病毒DNA与人类精神疾病

2024-05-22
古代病毒DNA与人类精神疾病

伦敦国王学院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组中数千种源自古代病毒感染的DNA序列,在人脑中表达,其中一些可能增加患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大型基因研究和尸检大脑样本的数据,探索与精神疾病相关的DNA变异如何影响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ERVs)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五种HERV表达特征与精神疾病相关,这标志着在理解导致这些疾病的复杂遗传因素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阅读更多
未分类 病毒

新技术可无损冷冻脑组织

2024-05-21
新技术可无损冷冻脑组织

中国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以冷冻和解冻脑组织而不造成损害的技术。他们将脑组织浸泡在一种名为MEDY的特殊溶液中,然后使用液氮冷冻。研究发现,即使经过18个月的冷冻,解冻后的脑组织与未冷冻的脑组织几乎没有区别。这项技术为大规模存储脑组织样本提供了可能,将推动脑和神经系统研究的新发展。

阅读更多

新型血液检测方法结合血液生物标志物和临床评分用于中风检测

2024-05-19
新型血液检测方法结合血液生物标志物和临床评分用于中风检测

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血液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大血管闭塞(LVO)中风。该方法结合了血液生物标志物(GFAP和D-二聚体)和临床评分(FAST-ED),可以高精度识别LVO中风,同时排除脑出血等其他疾病。这项研究为中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有可能改变中风治疗方式。

阅读更多

自闭症代谢研究揭示其发育起源

2024-05-11
自闭症代谢研究揭示其发育起源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出生到儿童期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出现之间发生的代谢变化。研究人员发现,少数生化途径导致了这些变化的大部分,这可能有助于为自闭症的早期检测和预防策略提供信息。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体内与细胞危险反应相关的生化途径发生了改变,可能导致对环境刺激的高度敏感,进而引发自闭症的感官敏感和其他症状。

阅读更多
← 前页 1